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8 21:22:47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8 编辑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8 21:22
「不安的原因和解脱的原理」    李元松老师写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 ...
密勒日巴的弟子冈波巴大师曾说:「修大手印的人,要朝向不跟杂念为敌的目标迈进。」修禅的人和修大手印的人一样,不要跟杂念为敌。杂念生起了,不要想:「唉呀!杂念又来了!」然后又想:「最好它不要来!」这种坐禅是很痛苦的。他不能在禅定里得到喜悦轻安,因为他的打坐是挣扎、搏斗的世界,而不是「落花任凭风去扫,柴门且待月来关」的自在、任运;不是「起唯法起,灭唯法灭」随它、任它、不管它、不理它的境界。佛教是「非暴力主义」的宗教,即使对待妄念都不采取暴力,一切来随他来,去随他去。这个是把握「活在眼前一瞬」的说明。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8 22:04:22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8 21:22
「不安的原因和解脱的原理」    李元松老师写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 ...

密勒日巴的弟子冈波巴大师曾说:「修大手印的人,要朝向不跟杂念为敌的目标迈进。」修禅的人和修大手印的人一样,不要跟杂念为敌。杂念生起了,不要想:「唉呀!杂念又来了!」然后又想:「最好它不要来!」这种坐禅是很痛苦的。他不能在禅定里得到喜悦轻安,因为他的打坐是挣扎、搏斗的世界,而不是「落花任凭风去扫,柴门且待月来关」的自在、任运;不是「起唯法起,灭唯法灭」随它、任它、不管它、不理它的境界。佛教是「非暴力主义」的宗教,即使对待妄念都不采取暴力,一切来随他来,去随他去。这个是把握「活在眼前一瞬」的说明。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9 00:34:02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12 编辑

马哈希尊者:禅修时不能逃避和排斥愤怒、焦虑与各种负面念头         转贴

禅修的要领是,当感到焦虑时,要专注于焦虑;当感到愤怒时,要专注于愤怒。为什么要专注这些情绪呢?因为要了解它们的本质。只有与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完全正面的相触,不排斥也不逃避,禅修者才有机会了知心的本质。

    佛陀在《大念住经》中具体谈到了这个修习的要领:“当心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如何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修行原则呢?当贪、焦虑、愤怒等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不能逃避和排斥,而是要贴近它们。如果禅修者对这些心理现象关注不够,他就无法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修行原则。

    现实的情形是,当禅修者感知到焦虑或愤怒时,他可能只是不断地抗拒或回避。如果只是抗拒而不是贴近它,那就失去了观察它们的时机。所以,当贪爱、嗔愤、焦虑、昏沉等现起的时候,禅修者能否在那段较短的时间内定住在当中而不抗拒,则是禅修的关键。

    定住、观察而不抗拒回避,训练出这种能力非常困难,但它对禅修至关重要。修行者能否与当下生起的各种情绪和平相处,并能保持谨慎细心的态度去观察,则是修习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这项能力被开发出来,我们就可以善加利用它,贴近身心,这给进一步的修习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有一些错误的观念会障碍修行者贴近身心,例如,当遇到生气时,修行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好的情形,修行人不应该如此;可以想见,一位修行者如果这样认识,接着他一定会采取回避掩饰的态度;大多数时候,这种回避掩饰的态度他自己并不完全意识。如果禅修者如此处理情绪,他就很难与真正的负面情绪直接相处;如果一直不能贴近内心生起的情绪,只是一味地回避与抗拒,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原则就无法落实在禅修中。

    对于修行者而言,当生气出现的时候,应当采取直接面对它的态度。不能让这种情绪一再的膨胀,最终引发愤怒;也不能回避生气,而采取压抑逃避的态度。当你能真正面对负面情绪时,它会在那里停止下来,这时,就给观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只是习惯性地抗拒与回避,禅修者就没有时间观察这些情绪,他的心只会随着这些情绪在爱与恨之间起舞——这就是所谓的贪嗔模式。

    生气(我们以生气为例)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安于其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些禅修者修习了很长时间,他依然会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不接纳这些负面情绪。不论当下内心展现的是什么状态,禅修者必须安住于其中,这是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前提,但是,安于负面情绪之中,既不符合一般人的理念,也不是稍加修习就可以达到。然而,对于实际的修行者来说,安住于当下的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修行者安住于当下的能力越强,他就有能力进入更深的禅修,这种能力可以引领他接近心的本质,进而体验心的真相,发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真理。

    禅修的本质是与身心相处,藉此看清它们的究竟实质。贴近身心,是为了清楚地了知它的本质。贴近身心的标准是,你能够接纳身心的各种情形,而不排斥——这是进一步禅观的前提。


一旦能安驻在身心的当下,你就有条件进入更深的禅修领域。放松地与当下的感受相处,而不做任何主动分析——禅修就成为了解身心本质的过程。你面对的只是原本的东西,而不是以心造心,假造出来的事物。例如情绪,我们不说它们是什么,也不排斥它们,我们安住在其中,了知它们,然后会发现它只是无常的事物: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当你能看到这一点——无常,你的执着就开始松动,你才可能开始放下那些与生俱来的错误认知。

    当禅修者能够时时刻刻留意到当下的诸多内心情形,即他能做到“留意当下”,他才可能会体验到情绪的“无常”特性,留意当下的能力中含有定力的成分。有些禅修者会认为,定力就是紧闭双目,安然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其实,佛陀开示的八正道中的正定,是指面对禅修对象时的安住能力。

    禅修者有能力安住在他所要观察的目标上,这种面对五蕴身心时的稳定度乃是真正的定力。不论生起什么现象,昏沉、睡眠、生气、愤怒、焦虑与各种念头,禅修者都有能力安稳地定住在那里,如实面对,这是定力的本质展现。


禅修时,如果感知到情绪生起,必须专注于它,即使最强烈最难以忍受的情绪,禅修者也应该竭尽全力,以精进而勇猛的精神定住于其中,并进行觉知。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坚强的意志与超乎常人的定力。当情绪、感受、念头等来临时,禅修者有能力安住其中,不排斥不回避,只要有能力稳定在这一点上,他就可以进入更深入的身心领域,以了解实相。

    我们多以负面情绪为例,因为人们的内心最容易排斥负面情绪。例如,当焦虑出现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担忧,然后找出理由,要消除这个情绪。我们可以看到,稳定地安住在这些情绪当中是多么困难的事。表面上,我们是在对治它,其实,这是禅修者不能面对它而采取的逃跑策略。多数情况下,禅修者一再地采用回避或逃跑,或者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不但错失了观察身心的好时机,也是修行一再地与身心的本来面目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当不喜欢某些情绪时,人们会给自己找出诸多借口,然后理所当然地产生排斥心理,人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模式。当禅修者很有经验时,他才能看到自己内心一贯采用的手段,它不停地给自己找借口,然后采取行动。不找理由,只是安住在原本的身心现象当中,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越有经验的禅修者,越能发现完全安住在当下的能力很不容易获得。

与自己的理念不合时,人们会自然地生起抵抗,或者回避逃跑,这已经是人类潜在的本能,禅修,正是要离开这两种情形。对于以解脱烦恼为目的的修行者,首先要发展出安住当下的能力。


如果不能摆脱拒抗与回避这两种力量,禅修者就无法真正接近心的本质,也就无法纠正对身心的错误认知。如果禅修者持续地重复着对身心的错误认知模式,他就无法从痛苦烦恼中完全摆脱出来。

    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即使安在当下的时间很短,也是与身心共处的时刻,这种时刻才是真正发现真理的时刻。在禅修时,心理上清净与否,情绪上有没有波澜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禅修者是否真正平稳的安住在各种心理状态之中。各种感受层出不穷,念头不断涌现,而禅修者能够在这些情形中安住不动,这是一项重要的禅修能力。希望自己在今生有所成就的修行者,需要长期磨练这项能力。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9 00:35:41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16 编辑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9 00:34
马哈希尊者:禅修时不能逃避和排斥愤怒、焦虑与各种负面念头

禅修的要领是,当感到焦虑时,要专注于焦虑; ...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有许多丑陋的部分:嫉妒、愤怒、暴力、没有爱。我试着去体验痛苦,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当我看到这些负面性时,我想改变它,但我发现没用……」 觉知是毫不费力的努力
    巴关说:「去了解头脑的内容一点都不重要,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如实如是地去体验。」因此,不需试图改变,改变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不去改变,问题怎么解决?其实,觉知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即可,其他没有什么你可以做或应该做的。觉知是毫不费力的努力。

    请了解觉知不会将你带到任何地方,它不会使你从嫉妒中解脱、从愤怒中解脱,也不会让你成为一位圣人。所有的觉知只会给你与嫉妒同在的解脱、与愤怒同在的解脱、与憎恨同在的解脱。

    因此,不要试图到达任何地方,就从你所在之处开始,强烈地觉知到你没有连接、没有体验到无条件的爱,你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所有的喜悦都是有条件的、所有的感情都是有条件的,这都是事实。不要因此觉得不好,不要回避,不要试图解释,这都是事实,而跟事实共处,就是你必须做的事。

    开始是觉知,中旬是觉知,结束也是觉知;觉知是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当你觉知时,你就全然觉醒了;当你觉醒时,你就能生活,而不仅是生存了。

    生活是一部你可以享受的美丽电影或美好的书,没有比这更好的电影,也没有比这更棒的书了。但你若没有觉知,就无法阅读它。觉知即是一切,是在你之内拥有临在。随着你的觉知加深,临在就加深了。而当你觉知时,经验会自动发生,你就能如实地体验实相。

   巴关说:
   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关照自己的呼吸。深呼吸,让气息进入腹部,放慢呼吸,然后开始观照身体的感觉,最后观照头脑。在这之前,你需要做一些努力;在这之后,它必须自动发生,这就是我们称为「沉思」的时刻。在这个点之后,它开始带给你喜悦,仅仅看见就可以带给你喜悦,这就是「静心」。并不是「你在静心」,而是静心开始发生。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但你往往习惯继续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静心变得非常痛苦,因为努力就是痛苦。

    如果任何灵性活动带给你痛苦或苦难,必然有些事情出错了。它必须是喜悦的、无痛苦的,必须是自动发生的。头脑很快就会了解,这段旅程是有好处的,它非常令人喜悦、有利可图。然后,头脑就会放下。而要学会放掉努力,放下判断、谴责和评判的就习惯,通常需要21天左右。文章来源:《巴关的教导:觉醒时刻》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0 16:57:49



洪启嵩居士:数息心要
此段数息法是2006年10月洪启嵩老师于纽约大觉寺主持禅七时,因应学人于禅七使用数息法门提出的问题之答复,为禅修者切身实用的数息心要!
数息常见的问题
问:数息是观照或是内观的法门?
答:数息就是数息,数一呼一吸算一个数字,也可以只数出息,当出息的时候就数一,第二个出息的时候数二,如此渐次数到十,再从一开始数。
问:一个呼吸要多长?
答:不必控制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你可以数「一」,也可以数「一…」。只要看着呼吸,不要控制呼吸。
问:拉长一点,拉细一点不是比较好吗?
答:刻意拉长或拉细,就是控制呼吸。控制呼吸的结果,有些人会产生气闷、胸闷的现象,所以自然呼吸就好。当你自然呼吸时,心越细,自然呼吸也会越细。呼吸更细,当然数会更长。但是这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控制的结果。
问:数息时,意念是不是放在数字上,来使意念专注?
答:没错,但是不要一面数息,一面观息,顺便再念个佛,…这样保证你心会很乱。重点是,一次只用一个方法。当你使用数息法时,心就有个东西靠着。数息是一个方法,像一根绳子,把你纷飞的妄念,先用数息这根绳子把它绑在一起,最后是要把这绳子连同整捆妄念丢掉的。用绳子去套时,要专心用一根绳子,好好绑好,不要右手拿绳子去套,左手也拿绳子去套,那样套得上吗?很难。就专心用一根绳子。
问:如果感到气闷时怎么办?
答:气闷应该是控制呼吸所致。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将身心放松,尽量不要控制呼吸。也就是一开始就不要控制呼吸,呼吸长就数长,短就数短,不要控制呼吸。
问:那先不要数,纯任自然是不是比较好?
答:如果不用方法,心思就会到处去玩。有时候你们会感觉到,不用方法好象比较好一点。就像一个久病在床的人,有一天想起来活动,于是他用拐杖支撑着站起来,但是他一站起来又摔倒了。但是你能说:那就不要用拐杖比较好吗?不是的,要多练习才能慢慢复健。所以,有些人说:「我不数息也坐得很好啊!」其实那是他的念头太粗,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妄念。
所以,开始坐禅时要用方法。当然方法有很多种,一般而言,效果最好的是数息。如果一开始不用方法,不容易摄心。当然,如果有一天你们成佛时,就不必用方法了。因为佛陀是不必用方法的。
在数息的过程中如果感到气闷时,可以先停止数息,自然呼吸,等气不闷了,再重新数。
这里要注意!大家要练习把呼吸当作生命中客观的事实,而不是我控制的事实,这样气闷的现象就会抒解。如果数息到心念很细时,到时呼吸自然会变细,不是经由控制而达到的。像我自己平常呼吸的长度,大约一分钟五次,如果是控制而形成的,那岂不气闷而死?但是我是身心专注自然呼吸入定所形成,而不是控制呼吸,就是长时任长,短时任短。
问:坐禅的境界到达什么阶段会没有呼吸呢?
答:那是四禅的境界,进入四禅的定境就没有呼吸了。但是进入四禅之前,不要强力控制呼吸,这是很危险的。
我在高二的时候,就有类似的经验,因为过度控制心跳,差点死去。当时神识都要飞出去了,因为极力忆念阿弥陀佛,神识才没脱出,又活了过来。
由于这次的经验,我在教学时,都会特别强调不要控制呼吸。我们的心脏宛如一部机器,需要基本的力量运作,如果空气少过他的运作量,很可能就停摆了,那时就危险啦。
数息的七个境界
问:数呼吸数到什么时候就不用数了?
答:我来跟大家讲一下数息的境界。
数息有其阶段性。中国坐禅传统上很多是用数息,现在很多南传的法门则是强调「观呼吸」。「观呼吸」是什么?是把数息当作身念处的禅观。其实,南、北传的禅观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
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所显现的是单独一个、一个的方法,可以单独修练,而每一个方法也都可以相互摄受。现在有些人以为,南传的禅观方法很特别,但是如果是对南传、北传、密教等禅法都很清楚的人,就知道这个方法是很常见的禅观法门。
但是对其他法门体系不了解的人,常以为自己所学的法门是最特别的,只有自家有,别人都没有,这是对佛教禅观法门缺乏整体了解所致。
南传佛教的禅观法门,就是用身念处的方法,把呼吸放在里面,也是一种身念处观法的辅助。南传常用的「观呼吸」法门,其实就是阿含的「随息」,也就是「观呼吸」,随息就是观呼吸,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所以,现在很多的禅观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但是鲜少人了解。例如有人说:内观禅法在印度失传,后来再传回印度。是的,这个法门在印度是失传了,但是在中国并没失传。也有人说,这是从来没出现过的方法,或失传久远的方法,其实不然。不但佛教经论中常见这个方法,我几年前也教授内观禅法,并著述成《内观禅法》一书。
首先和大家讲数息的七个阶段。
首先讲「数息」,也就是数呼吸。数呼吸有三个主体,一是能数的主体,二是呼吸,三是用来数息的数字。这个叫做「三轮」。在这三轮中,数字是介面,把三者联结在一起。所以佛教认为这也是三轮,三者合在一起运作。
数息、数呼吸有很多数法,有单纯数出息或入息的方法,也有很复杂的数法,譬如有一种胜进算数,十个呼吸算一个数字,到最后一百个呼吸算一个数字,这种方法太复杂了,一般人很难使用。
在《瑜伽师地论》里有很多复杂的数息法,但是一般我不建议大家用那么复杂的数法。因为基本上数一到十就够了,证得禅观用这种数法就够了,不需要练到那么复杂。像密教有些修法,是数自己一天有多少呼吸。一般人能记得吗?因此,用数一到十的方法就够了。
数息,「息」和「心」有着密切的关联。很多人开始数的时候,数不到十就忘了数,有的人则是数超过了,有数到二十、三十的。数息时,从一数到十,不管少于十就忘了,或数多于十,只要一发现,就从头开始数。为什么要用「一呼一吸」算一个呼吸呢?为什么不「一呼」算一个数字,「一吸」算一个数字呢?古德说,这样数会有「息梗在喉」的现象,也就是说,气会堵在喉咙而患病,所以不采用这样的数法。数的时候,「一呼一吸」数入息,或是「一吸一呼」数出息都可以,看大家的需要。
数息的第一个阶段:妄念纷飞
数息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混乱的阶段,数目、你的念头、妄念的力量都一样强,力量均等,所以心念时忘时续,数息也是时忘时续。
在这个阶段,有些人就会想:「老师,你不教我数息还好,我一数息之后,才发觉妄念特别多,不数息时妄念还不会这么多,用数息会扰乱我的心念。」其实,讲这种话并不公平,因为你本来就是妄念很多,只是你没办法觉察,而数息则让你发觉到自己的妄念很多,并不是数息造成你的妄念多。
就像你家门口有一条臭水沟,你每天进进出出,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它臭。有一天,你的朋友来你家,被臭水沟熏得倒退三尺,直呼:「怎么那么臭!」这时你才察觉这水沟真的很臭。结果你却怪人家让你发觉到你家前面有一条臭水沟,这不是很莫名其妙吗?
数息的第二个阶段:正念与妄念均等
数息的第二个阶段,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慢慢的从一到十,可以数清楚了。这时代表你摄心的主体力量增长了,正念的力量跟妄念不一样了,现在这条心念的主力比较增强了,但是随着这心念主力比较增强的时候,从一到十不断的数,这在心里面有一条主力,慢慢成形了。这条主力,宛如一条绳子,你现在把心念所显现的力量,用这条绳子来绑其他的东西(绑其他的妄念)。
数息的第三个阶段:数息不断
好!心的正念慢慢成形了,你会发觉到妄念依旧纷飞,同时发觉到:起先妄念也不大清楚,很多、很乱,渐渐地这妄念也慢慢成形了,你一面从一数到十,结果你会发觉到自己,一面数息,一面兼任妄念的导演。
一开始数息的时候,念头是乱七八糟的,现在慢慢怎么样呢?正念和妄念都成形了。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婆跟禅师学禅坐,三个月之后,她跟师父说:「师父啊!你教我的方法太好了,为什么呢?我一坐,几个月前,张三欠我三斗米的事都记起来了!」
大家注意一下念头的发展,老太太打坐想到:「张三欠我三斗米」,这个心念起来,接着作什么?又一个念头:「我明天去跟他要。」她一面数息,妄念还是很清楚!接着又想:「明天去跟他要,他若不还怎么办?就骂他,反正就是要到为止。」然后又想:「他如果再赖怎么办?」于是开始想象各种对策,一面在数息,一面妄念成形。
大家来这里打禅,有的人可能很想去看正在上演的「达文西密码」,坐的时候想:「我要看电影,但是现在在打禅,不行,打完禅七之后再去看。」「跟谁去看好呢?啊!老王有车,找他去好了。」于是接续着想下去,连车子都准备好了,这就是一面数息,一面兼任妄念的导演。
数息的第四个阶段:数息成片
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你的妄念主轴清楚了,但是许多旁边的纷纷瀑流,线索这样一线、一线地连在一起。从一到十,十分清楚,你们看过鱼缸,鱼缸里面要放氧气,当氧气放得很快时,气泡就会连在一起,看起来像条状一样。我告诉大家,事实上,没有念头是连在一起的,是我们把他连在一起,所以看起来是连在一起而已,但是现在大家心念的状况是这样,是串连且会当导演。
这时该怎么办呢?当你把这气泡放小一点,气泡和气泡之间就会分开一点,也就是说,妄念虽然会生起,但是不会串连了。第三个和第三个阶段都是这样。到了第四个阶段,妄念变成个自独立,就不会续想了。就像那位老太太一样,想到:「张三欠我三斗米」,没了。你想到:「打完禅七去看达文西密码」,没了。妄念就变成单独冒泡。这代表什么?那妄念之间的间隙出现了,为什么?因为你心的主体变强了。
数息的第五个阶段:心、数字、呼吸三者清楚分明
第五个阶段是你从一数到十,很清楚明白,没有妄念。那这时候入定了没有?也可以算是入定,但是这种不是深定。从一到十很清楚,这时候你想一想:能数的、所数的,还有个媒介,一个数目字的形成需要这三个。这是三个心在一起,才会形成这个数目字,而且这个数目字,有时数得很清楚,有时你感觉到呼吸很清楚,有时是感觉我在数的那种感觉很清楚。但是这个从一到十数得很清楚,但还是有三心的。
数息的第六个阶段:定心
这时候你会发觉到,慢慢的越修到最后越数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心很定,比这三个心定,最后三心合成一心。这时候你要开始转入随息,或有时候就入定了。如果入定就会定在那边。如果入定下去,没有开悟怎么办?这就叫「冷水泡石头,万年不开悟」,所以接着要讲第七个阶段—无心的境界,也就是开悟的境界,这必须将第六个境界打破。
数息的第七个阶段:无心
所以,最后要将定心的境界打破,就像打破玻璃一样,打破定心,才能超越,达到开悟的境界。
以上是数息的六个阶段,这是用数息观来看。这些阶段是让大家了解的,但这些阶段也是虚妄的。
智者大师的六妙门
数息观发展出完整的教法,数息观在印度佛教形成,中国的智者大师更把他发挥到最极致。智者大师将数息观汇整成六妙门的观法,有十种六妙门。但是现在我们只讲「次第相生六妙门」。
六妙门是六种妙门,六个门,这六个门我们叫六妙门,六妙门有十种,现在是第二种次第相生六妙门,当然每一个门都可以摄一切禅法,但是次第相生是由浅至深,将数息观分成:数息、随息、止、观、还、净等六个次第。这是一套完整的修数息的法门,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数息」是数呼吸,「随息」是观呼吸,「止」是止定,「观」是以止定的心来生起观照力,这时候的止观只破外,不破内是不行的。这时就要还观自心,也就是「还」的境界。还观自心到最后是「净」,净就是开悟。
 六个修法的每一个,都具有两个阶段,一是「修」,一是「证」,也就是修学和任运。每一个阶段都可能直接开悟,或进入另一个次第。
 先说「修」和「证」两个阶段。打个比方大家就容易了解。平常大家开车启动时会开几档?一档。遇到红灯时就三档变空档,所以平常是换换停停的。那上高速公路时要用几档?四档。在高速公路是不必换档的。所以第一种情况好象是「修」的阶段,上了高速公路之后,一路顺畅,则是「证」的阶段,也就是任运的阶段。
用现代语言来形容,大家容易听懂。所以,在修息的阶段,首先要「以心摄数」,以心来摄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十…,让你的心完全了解呼吸,从一数到十,跟呼吸相应,完全清楚,所以「以心摄数」是用心做主体来控制,他有种种状况,因此必须开、停,开、停的,作调整。
在这个阶段,有时候会坐得很好,有时坐得差一点,不太稳定。但是最后你以心摄数,就像用一根绳子把「妄念」绑起来,妄念全部绑起来,到最后是什么?忽然之间感觉数不下去了。
我曾经有一种经验跟大家分享:在打坐数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忽然数不下去了,三…,就是三,这时候勉强把他改成四,四……,很辛苦,要改变数字很辛苦,感觉到你的心不愿意去数,这是心比数息还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数三要数四时,就像人睡得正熟,勉强被叫起来。好不容易换数四,要很勉强才能数五…,如人睡中被叫起来,这个时候怎么办?这时要「弃修而行任运」,就是任运而数,现在不去用心摄数了,而是任运而数。
这时候任运而数,不去算呼吸,而是随息。随息是什么?这时数字相对于你的心念而言,是变粗了,所以现在「弃数修随」,随着呼吸,知息长短、知息出入、知息冷暖。所以呼吸一进去就知道,心息相依,心到何处,息就到何处,息到何处,心就到何处。习武的人,坐禅到这种阶段,练内功、练武术就是第一流的了。但是我们学禅观是要求开悟,不是以练内功、练武术为主。
心到那里息就到那里,息到那里心就到那里,如果你心到手指头,息就到手指头。但是大家不要玩这个游戏,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而玩的一个游戏而已。这时候你完全弃这个数,到达任运的阶段,这个随也不要随息了,因为这时候你数息已经完全任运。
再讲一次,你数息到以心摄息,到最后心息合在一起,任运而数。任运而数到最后,要数下一个数字时,你就会感觉好象睡觉被人叫起来一样,所以这个阶段到最后,接着要「弃数修随」,也就是进入「随息」的阶段。
「随」也有「修学」与「任运」的阶段,也就是「修随」与「证随」的阶段。
六妙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修」、「证」两个阶段。所以随息也一样,弃数修随,心息相依,你的心就跟着呼吸走,气到那里,心就到那里,出进,出进,出进,到时候任运而随,不必用功,不必以心来摄这个随,是任运而随,结果到最后也会碰到这种状况,你的心比这个随息还细。这时候修随感觉很扰乱就要修「止」。
「止」是什么?就是心定下来,不再跟着呼吸走。「止」也有「修」和「证」两个阶段,你要把心定在那边,到最后变成自然的定在那边。但是自然的定在那边,只有定没有慧,也是没办法开悟的,所以这时候要用定力来产生观照的力量,也就是进入「观」的阶段。
首先用观照的力量,观察微细的呼吸出入。在这个阶段,还有呼吸出入。你观察一切的心境、外境,但是你的心是由内往外看的,不管是观照呼吸或妄念,都是看外境,也就是由内往外看,所以你会发觉呼吸的出入是无常,入无积聚,出无方所。同样的,中间出入无常,所以这时你会看到这个,因为你的心很定了。所以「七依处」或在「未到地定」的时候,你的心很定,啊!忽然心慧开发,这时候你看一切都是无常,看一切都是无常观。
但是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一种现象:当你的观慧生起的时候好厉害,什么事情你都看得清清楚楚,跟别人讲话辩才无碍,好象拿着一把金刚宝剑,这把宝剑可以破坏一切,但却没办法破坏金刚王宝剑,无法破除自己的无明。
所以很多人辩才无碍,好象空得很厉害,但是那空是破别人的。这样就没办法开悟,所以接着要「还」──还观自心,用这个观力来回观自心。
这用心观照外面,现在观照力量回来自观。就像观话头一样,看自己的心,心根本是无常、无我、是空的,什么叫「心」?根本无心可得。
到达这种境界的人,有一种现象—「一语双破」。「一语双破」就是破别人、破自己。所以,讲话如果光破别人而没破自己的话,那是有问题的。
我教大家这些方法,现在又说这些话都是废话,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老师讲半天讲废话给我听作什么?」对啊!因为我讲这些话的作用,是要大家放下执着,如果老是想着这些话,那不就完了吗?因此,这些话是要你们放下执着,而不是要你们记得我的话。所以「还」,还观自心,破掉自心,就进入开悟的境界。
你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不必数息?我会建议你们,从一数到十数得很清楚而数不下去时再说。数不去有几种状况,一种是烦得数不下去了,那要继续练习。
真的入定,心是很清楚的。坐禅时有两种状况要调整:一是「过明」,一是「过暗」。定力有一点太过,称为「过明」。「过暗」是心思暗钝不明,这两种的定是不好的定。
好的定是清楚得很清楚,明白得很明白,放松得很放松,快乐得恨快乐,这才是正确的禅定。如果禅定里面没涵盖能够让你身心愉悦、轻松,又清楚明白,那么这样的境界本身,这种定也只是轻昏的一种境界。
大家不要以为一柱香可以坐很久就代表定力很好。有些人很厉害,可以坐很久,但是坐很久都是近于昏沉的状况。所以定要有用,没有用的定力,坐再久都是石头。有用是什么?能有智慧才是有用。能够带来是心里轻安,让你心里明白、清楚,这才是有用的境界。所以,你们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不必数息?这是给大家的几个建议。
问:一开始可不可以就用随息?
答:当然可以。你也可以用止、用观,这每一个都可以摄心,也可以摄其他法门。
但是因为现在我教你们的是数息,这个方法用熟了,就先用这个方法。我自己本身是靠数息得力的。
我第一次打禅,是用数息法直接趣入而得力的。数息可以直接开悟,数息可以直接解脱成阿罗汉,不一定要参话头或其他的方法。但是以后大家也可以透过六妙门这六个阶段来修学。当然,如果要修菩萨行,可以专修一法,但要广学多闻。
第二,你们在进入数息的第四个阶段或第五个阶段,修到妄念很少很少的时候,这时候身心会产生宁静的作用,这时候会产生欲界定,会产生「有法持身」的现象,但是你们目前可能还不是很纯熟,所以力量没办法上来,偶而一次,已经很好了。其实,禅定的路径是越来越熟。
以上,基本的方法和体系都讲了,接着再讲两种坐禅的现象:「善根发相」与「恶根发相」。
「根」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你的潜意识,也就是埋藏在你潜意识中的东西,现在透过禅定,潜意识的东西会发出来,好的称为「善根发相」,不好的称为「恶根发相」。
这跟你现在的好坏无关,而是你透过禅定,可能引发善也可能引发恶。这两者其实是很中性的,它是从潜意识里面出来的,只是一般人碰到善的境界容易执着,碰到恶的境界会生起瞋心或恐惧心。
「善根发相」又有所谓的「外善根发相」与「内善根发相」。「外善根发相」是由于宿世善根,常行布施、孝顺父母、供养三宝等所发起的善相。像有人在坐禅时,忽然发现种种衣服、饮食、珍宝…等,这是由于过去、今生布施之因所发起的善相。「内善根发相」则是指修习诸禅法门所开发证得的善根诸相。像数息、随息、不净观等各有不同的善根发相。有些人碰到善的境界,不是执着,而是吓坏了,以前又没有这种经验。所以,即使是善根发相,如果你执着这种现象,反而会让障碍你禅定的进展。
其实,无论是「善根发相」或「恶根发相」,这些境界的现起,都表示你修行的过程有进展,定力开发,如果执着了,就不好了。所以要像《金刚经》所说的:「见一切诸相非相」,这是所有禅观里面最好的一个指导。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2 09:10:57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0 16:57
洪启嵩居士:数息心要
此段数息法是2006年10月洪启嵩老师于纽约大觉寺主持禅七时,因应学人于禅七使用数 ...

瑜伽的精髓在于呼吸与冥想。内在的心魔不是用力量来控制的。
比如:我们无法直接控制心率,但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来有意识得让心率更平缓。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2 09:12:00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2 09:10
瑜伽的精髓在于呼吸与冥想。内在的心魔不是用力量来控制的。
比如:我们无法直接控制心率,但可以通过调 ...
转贴   道澄尊者:修习安般念,增加持续专注的时间

每天用功打坐,每支香都坐在那里,可是定力却提升得很慢,因为心真正可以持续地专注在所缘上的时间其实是很短的时间。
比如说有些禅修者,每支香都能坐在那里一个半小时,但他真正专注在息上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而已,不久被妄念打断了。他也有警觉性,随时又回到息上,继续的专注在息上,但几分钟之后,心又跑去注意到脚疼或身体上不舒适的部位,他又马上把心拉回到息上,也就是说每几分钟后,专注力就被打断,并不是一直能持续的专注在息上。
所以即使这位禅修者每支香都能坐到一个半小时,但并不表示他真正的持续专注力是有一个半小时,其实他真正持续的专注力,只有几分钟而已。
禅修者先要检查自己真正的持续专注的时间大概有多久。然后每天打坐前,要下决心增加持续专注的时间一分钟,每天都增加一分钟。
最好每天的每一支香都能持续专注在息上
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都没有妄念,这时才是真正用功专注在息上的时候。不要到这个时候就累了想休息,应该好好的把握时机来用功。
打坐与长度无关,却与专注有关,禅那的基础在于专注,若用一颗散乱的心来用功,即使坐了很长的时间,一样是无成绩的;若是用一颗宁静专注的心来用功,即使在很短时间内一样是会有成效的。

修安般念是如何产生定力的?当我们在打坐时,心专注在正确的位置的息,才会有定力产生,即是人中的位置的息,因为这样每天我们就慢慢地培养定力。当定力增加时,你会发现息也会由粗慢慢变得细微,而心也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心能够平静下来时专注力就会愈强,就愈能专注在息上,定力就会突飞猛进、定力增强,息又会变得更细微,心也会变得更平静、更能专注,定力又会变得更加强大。
现在可以了解这三者的关系了吗?
当心愈平静时,专注力也会强,息会变得细微,定力也会一直增加。
当息变得细微时,心会平静,专注力强,定力也会增加。
当定力强时,心会变平静下来,专注力也会变强,息也会变得细微。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4 07:58:47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2 09:12
转贴   道澄尊者:修习安般念,增加持续专注的时间

每天用功打坐,每支香都坐在那里,可是定力却提升得很 ...
事实上,有觉知的人与有意识的人之间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别,也正是这个差别,让很多人误以为有意识就是有了觉知。事实上,觉知(awareness)是指一种不带任何头脑的评判、指责、分析和比较等的纯粹的观看。当头脑不掺杂进来时,觉知才真正的发生了。用合一的教导来说,“在你的行动与你的意识之间没有间隙时,那就是觉知。”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被一个朋友蒙上眼睛,带到一座美丽的大山前,在他拿下你的眼罩,你睁开眼睛看到大山的那一刻,你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那个看见,不带任何头脑的主观判断的看见,就是觉知;而当你一开始问:“这是什么山?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你的头脑介入了,那就只是意识。
觉知就是纯粹的体验,觉知本身就是一个终结,它不是用于达到某个终点的方法。在觉知里,没有什么是需要被改变的,一切都只是经验,一切都是被接纳的,无论那个经验是仇恨、嫉妒还是悲伤、痛苦等等,在觉知里,就只是纯粹的经验。
觉知并不是可以被练习的,虽然它看起来好像是可以被练习似的。但是,真正的觉知是一个发生,它是一个礼物。在这个层次的意识状态里,觉知来了又去,它不是24小时持续不断的。巴关说,当一个事情发生时,你能够在30分钟之内就对它产生觉知,那么,你就是一个觉醒的人。对于一个觉醒的人来说,这个觉醒的过程仍然是不断的加深的,慢慢的,你会从30分钟一直下降到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甚至到1分钟。但是,只要你的转化速度不是发生在瞬间,你内在还有哪怕10秒钟的痛苦发生,你都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觉醒的人(fully awakened being)。
一个完全觉醒的人,他的痛苦是零,而痛苦从1分钟减低为零的过程也是最最艰难的过程。觉醒是一个过程。说它是一个过程,是因为外在的事情依然在不断的发生,而对于一个觉醒的人来说,在他的内在会不断的经验那个由外而内的转化,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去转化的过程。对于一个觉醒的人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一直持续不断的过程,永不停歇。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意识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
只有到达了完全觉醒的状态的人,他的觉醒才是永不退转的。比如说当年的佛陀,他就是到达了完全的觉醒状态。——转自《意识的七个层次》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4 08:00:39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4 07:58
事实上,有觉知的人与有意识的人之间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别,也正是这个差别,让很多人误以为有意识就是有了 ...

巴关说:『内在诚信』是看见自己之内在正在发生什么的工具;没有判断,没有谴责,也不提供解释,就是去「看见」正在发生什么。

当你进入内在时,你会发现那里有许多糟糕的东西——有恐惧、欲望、愤怒、嫉妒、羡慕、缺乏爱与连接。你可能不喜欢它们,但你必须持续看见那里有些什么,然后你会发现,那些东西不仅存在你之内,其他人的脑子里也有,而且是人类出现在这个地球上时,头脑就一直如此,因为那是个古老的头脑。最终你会了悟,改变是不可能的;而当你深刻明白不可能改变时,你的头脑就沉默了。你发现其实不需要努力,接纳自然就发生了,然后爱跟着出现,临在(神性)也随之而来。这就是内在诚信与临在(神性)之间的关联。如果你也遵循外在诚信的话,效果将非常强大,但这同时也很危险,因此我不建议你在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时,就去实践外在诚信。

内在有许多事物在发生:有所谓好的坏的事物、神圣与世俗的事物……一切都在发生着。你的内在也有许多对立,有爱、有恨、有恐惧、有勇气,一切都在你之内发生着。相反的事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若没有相反的事物,就不可能有创造!一切事物都存在它们的对立面中,而你包含了这一切。

但你一直试图在做的,确是排除某些东西,保留其他的,这就造成了问题。你说这是好的,那是邪恶的;这是神圣的,那是世俗的;这就是问题所在。你必须接纳一切,如果你接纳了最美丽的思想,也必须接纳最糟糕的思想,因为他们都在你的内在发生着,这是事实。

你无法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因为你被设计成这个样子,谨此而已,这是唯一的教导。

当你接纳了,然后说:「啊哈,我无法改变。那要做什么呢?」什么都不必做!没有什么是错的,因为你被设计成这个样子。你没有设计自己,是神设计的,而他将你设计成这样,是有目的的!

我们的焦点是如何看见、如何接纳、如何与内在发生的一切在一起,而不是试图保持某些事物,排除其它的。不要批评内在发生的一切,当你如实如是地接纳时,就是静心,就是实修,就是一切了。这很简单,请这么做,我会帮助你的。 转贴 文章来源:《巴关的教导:觉醒时刻》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4 08:46:15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14 08:51 编辑

观照头脑贴标签的过程

了解与体验负面思想的方法,就是去观照头脑贴标签的过程。当我们停止贴标签的过程,就会立即从所有的负面思维中解脱。

问题在于贴标签。

当一个小孩看着一棵树时,他不会说这是树,不会说这是椰子树或苹果树,或进一步地评论,他只是去体验树。但成人的问题是,我们会将树命名,而不是去体验树。同样的,假设有个念头进来,我们将它命名为负面思想,那就有大麻烦了;但如果停止贴标签,它就只是一个思想,如同其他的思想一般,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你看见这个贴标签的过程,它就停止了。而当停止贴标签时,问题就不存在了。

有个念医学院的女孩对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不满意,于是朋友将她带到巴关面前。

她眼睛周围的黑眼圈、苍白的皮肤、微驼的背、狂野的眼神,在说明了她正经历内在的巨大冲突。巴关看着她,看了很久,每位坐在巴关身边十公尺内的人,都被巴关宁静的眼神中散发的慈悲所触动。

她以颤动且犹豫的声音问道:「我即不信任你,也不相信你,但我需要你的帮助。我被持续的负面思想所困扰,有忧郁症。你能使我快乐起来吗?」

巴关回答:「你无法控制你的思想,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思想就是单纯地流入你、控制住你,无论正面思想与负面思想都一样。你不断与你不喜欢的思想抗争,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它们其实不是你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主张:‘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思想。’正如你从大气中吸进、呼出空气,你也接收、发送了思想进入思想层中。那些是人类过去数千年来的思想,人的恐惧、焦虑、苦难与悲伤、喜悦与欢乐都没有结束,它们透过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存在着。」

「很抱歉打断你,巴关。但为什么好像只有我一个人从思想层中得到负面思想,而我的朋友们似乎都得到正面思想?」

「这是一个很大的幻觉,你为此受苦。你认为你周围所有的人都有正面思想,思想的根源是恐惧与分裂的,因此很大一部分的人类思想都是负面的。哪些思想流过你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因素都像是一根天线。它可能是你童年的创伤,你身体脉轮(能量中心)的影响,你房子的风水(Vaasthu),你个人与家庭的业力,你吃的食物,烹调食物的人,你遇到的人,太阳与​​月亮的位置……事实上,整个宇宙都是原因,一个人无法影响这所有的因素。透过觉醒的合一祝福(Mukthi Deeksha),你的脑神经连结会改变,你会成为思想的观照者。这会是个非常实际的体验。你将不再认为负面思想就是你的思想,你内在的负面思想会消失。」

巴关说:依据自然法则,你无法对负面思想做什么,只能更注意、更觉知负面思想的存在。假如你试图抗争或将它推开,他们会更强大,所以一切与负面思想的抗争都必须避免,唯一的方式就是了解并接受他们的存在。要接受事实,因为事实就是如此,你如何能否定负面思想的存在呢?当你接纳负面思想时,它们就会衰微,然后就有渐渐消失的可能。因此,请试着避免一切与负面情绪的抗争,不要挣扎。

你的负面思想并非你的思想,这是法(Dharma)的基本教导。就如同你看电视时会选择不同的频道,会吸引特定的节目,思想层中也同时有负面与正面的节目,取决于你的脉轮的排列方式,若你先吸引了负面思想,在改变频道后,就会开始吸引正面思想。实际上,你无法对此负责,而你却往往自我谴责,就如同自动控制装置的电脑一样,思想层或地球磁场一直在设定你的程式。因此,你若能做特定的静心或练习,就可以重新调准脉轮,藉此自动转到为正面思想的频道。

正面事件有必要被传播、刊载,但遗憾的是,当今大多数媒体却只报道意外、谋杀、诈欺等负面事件。当这些负面讯息输入你之后,脉轮调整、对准特定频率,因此你开始只接收思想层中的负面思想,这是人类社会的问题。你们必须多谈论正面事件,必须拥有只报导正面事件的报纸,或只播出正面新闻的电视节目,假如持续这么做,脉轮会重新调准。这就是为何你要对孩子讲正面的话,不让他们看所有类型的电视节目、报纸、杂志,因为这也是问题的一部份。转贴 文章来源:《巴关的教导:觉醒时刻》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正念禅修与森田疗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