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鹏 发表于 2015-10-2 21:33:40

检查强迫症浅析


       检查强迫症是个体对自己刚发生不久的言行的真实性、正确性产生怀疑而不得不反复进行检查的一类强迫症。检查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取实际行动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心理回忆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询问他人的形式。检查的内容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复杂多变的,可以泛化到说什么做什么就怀疑什么的程度。症状可以严重到对眼前正在发生的事实也会怀疑的地步,极端的会产生妄想。个体对自己的检查行为可以强行停止或减少,但停止后会焦虑难受,觉得自己可能要遭受无法接受的损失。为了避免检查造成的痛苦和不利影响,个体会出现回避行为。

      一般说来,检查者的多疑敏感、偏执、完美的神经质特质更为突出。他们言行谨小慎微,对失败、危险、损失、错误极度敏感而不能容忍,对模糊性、不确定性的耐受性极低。他们往往优柔寡断,做决定很困难,哪怕做一个小决定也需要掌握大量信息,追求完美和正确,害怕出错,害怕受损失,并且容易对行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一般人认为,危险没有出现就是安全的;而他们认为,不能确保安全就是危险的,只要存在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就是不安全的,就应该采取防范措施予以消除。父母过分严格严厉苛刻的管教、过度的惩罚可能造成了他们极度害怕犯错的个性特点。父母和学校教育不当会使他们形成过度的责任感,而过度的责任感容易导致检查行为。因为过度的责任感容易使人产生过度的不必要的内疚自责心理,为了避免这种不舒服的心理事件的发生,他们就更容易去做各种检查询问。检查者还有一种追求细节完美的特点,而越看重在意的东西越容易怀疑它是否正确。所以一部分个体不只对安全这类大问题容易产生怀疑担心,也容易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耿耿于怀,怀疑担心,如我说的话别人理解得正确吗?如果对方理解错误了受到损失或伤害怎么办?

         一般人在处理自己在意看重的事情时,偶尔也会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产生某种程度的怀疑,但也仅止于怀疑而已,不伴有强烈的负性情绪,不会出现过度的检查行为。而有上述个性特点的个体则不同,在负性生活事件或压力事件的影响下,他们的心理处于高度焦虑抑郁状态(他们的负性情绪反应比一般人更强烈)。这时候,个体在处理对自己重要的事物时,对自己刚发生的言行产生了怀疑(人在负性情绪下有更强的不安全感,会产生更多更强的不确定性的怀疑念头),并对怀疑的事情如果属实的危险性作出灾难性的夸大解释(负性情绪下更容易导致负性的认知),这种认知解释会使个体产生真实的恐惧紧张情绪。为了阻止可能的灾难的或损失的发生或减轻担心焦虑情绪,个体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各种检查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个性上的缺陷和弱点起着基础性作用。其实,个体的常识理性也是明白事情是已经做了或做好了的,但在特殊的身心状态下,他对这种明白的程度不满意,他想得到更充分的明白,更充分的清晰和确定。检查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个象征仪式,检查是为了获得确定感、清晰感、安全感,是为了摆脱某种难受的感觉、情绪和怀疑的念头。这样,检查就造成了一个结果,个体的注意力会自然地聚焦于这种心理感受上,从而使怀疑念头越来越多,焦虑担心越来越强烈,检查行为也就越来越多;最终会导致怀疑、恐惧、检查全面失控,个体陷入了死循环之中。部分个体是缓慢起病的,找不出明显的诱发事件。

       事实上,对一个动作做没做、做的对错这样简单问题的判断是不需要理性介入的,理性的过多过度的介入必然会扰乱个体的感觉直觉判断系统的正常功能,使这个系统的判断功能产生障碍。检查行为实际上就是个体用理性去判断简单的事实,就像是用大炮打蚊子那样,不仅仅是浪费,而且炮弹未必有打死蚊子的功能。例如,当症状严重时,个体把水龙头关好,并且用眼睛盯着看,竟然无法判断水龙头是否已经关好。

      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格特点是检查强迫症形成的基础,个体不当的处理方式是强迫症形成的关键。我们的人格特点及其不利影响,强迫症状及其不利影响,作为事实或将会成为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的主观力量无法改变它。我们唯有在接受它的基础上,把注意力精力投入到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上,去创造更多更丰富的快乐。而我们心理世界的空间是有限的,快乐增多了,痛苦就会相应减少,安全感就增强了,自然也就康复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检查强迫症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