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8|回复: 1

正念禅修体会分享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3680

帖子

4万

积分

OCDCN驻站嘉宾

积分
42780
发表于 2014-3-5 1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盖德 于 2014-3-14 10:35 编辑

盖德义工部 熊利娜  近期我在进行正念禅修的学习,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禅修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练习正念禅修首先至少要基于以下几点正见,正念:1.正念禅修源自佛法,是培养心的觉知能力,即开发觉性;2.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想法和情绪都会带给我们烦恼,烦恼源自无明,也即佛法所说的贪嗔痴;3.正念禅修的目的不是让烦恼消失,而是为了认出并且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的本来面目,通过觉性的开发培养智慧;4.正念禅修的初阶是觉知,进阶是觉知+智慧;5.正念禅修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 以下的分享主要是以我的身心感受为观察目标。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作用。 一、正念坐禅:体会一:初学坐禅,腿很容易就感觉到疼痛,刚开始我想忍一会儿,锻炼自己对疼痛的耐受力,但当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疼痛上时,我发现疼痛变得更厉害了,最终忍受不住而改变姿势.通过学习之后,我了解到疼痛是这个阶段的一种自然反应,而我要观的应该是自己在疼痛出现心的感受,我发现心里产生了排斥的想法,疼痛如果是一种自然反应,那不想要疼痛就是嗔心了,随着疼痛的加剧,心里又产生了“想要放弃”的想法;

体会二:耳朵里一直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声音在干扰我,令我很难将注意力持续地保持在呼吸上,那个"想要放弃"的想法又加入进来,这样来回地挣扎,人很疲惫,这次我提前在心里发了一个愿:无论如何,要完成这次体验,哪怕姿势不是很标准,也不能选择最轻易的放弃.最终我完成了这次体验;

体会三:当我采用单盘腿姿势坐禅时,我的腿很快就会疼痛,几次之后,我想可能是由于我禅修的时间短,基础尚薄弱,目前单盘难度有点大,于是后面几次我改成散盘的姿势。虽然腿坐久了仍会发麻发热发胀,但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样我可以在暂时离开疼痛的情况下继续观察我心里出现的想法;

体会四:散盘几次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可以尝试单盘了,几次下来,双腿拉筋的感觉,有时疼,有时热,有时麻,身上还出现痒的感受.有一次吃疼后放弃,在放松后忍不住哭了,为自己没有完成初衷,也为自己技艺不精,其实仍是嗔心在反应;

体会五:在进一步的学习后,我了解到之前对禅修方法的理解存在误区,禅修不是修忍术,方法善巧很重要.禅修是智慧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目的是如实地观照当下发生的一切,用心体会生命每一刻的绽放,如云卷云舒,如潮涨潮落般自然的心性。这次学习之后,心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并认识到观呼吸的善巧法门;

体会六:有一次在听同修报告体会时,我突然心生不耐,觉得报告的内容没有新意.我觉知并观照这个情绪,恢复平静的心了解到当下的每一刻都是变化与不同的,于是决定继续听报告。但是过了没多久,我的手就自动收拾东西径直离开去练习禅修了。那时我"想离开"的念头只是刚刚升起,还没有切换到思维的层面,但心直接指导身体做出了行动。这次的体验令我领悟到提高心的觉知能力,会增强日常生活当中的行动能力;

体会七:“Next”的体会。小参报告时,每个人轮流报告自己的禅修体会,每一位报告结束后,禅师都会说Next. Continue。当下也是由每一个Next. Continue组成的.保持对每一个当下的觉知,就是禅修。 二、正念行禅:体会一:正念禅修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行禅的速度不同,心的感受也不同。当我以正常的步速行禅时,比我在慢行禅中多了一些不同的感受,比如:鞋子接触地面的声音,周围空气流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感受。刚开始我观察到心里的感受是“我制造的这些,会不会给周围其他人带来干扰”。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一些自然发生的现象定义为“好的”或“不好的”,其实这样做的时候,心已离了本心,并受了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果能学会把发生的一切都当作事实,客观地看待,心就会不离本心,感受也会平和宁静;

体会二:为了增加心的兴趣,有一次我倒着行禅,广场的尽头连着台阶,在快要走到台阶的地方,我的心突然感觉到一阵恐惧,我头脑里闪过了自己摔倒的画面。我很快觉知到这种恐惧,我停下脚步平复了一下心,并开始思考,摔倒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不在这一刻之前,也不在这一刻之后,如果我在当下的每一刻都保持更细微的觉知,我可以肯定自己不会摔倒。于是我开始更细微地体验脚与地面的接触,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实才迈出下一步,最后我安全地接触到了台阶而没有摔倒。我反复体验几次之后,发现心的恐惧越来越少了。而当我转而向前行禅的时候,脚与地面的接触感也更细致了。心的觉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正念谈话:体会一:我第一次练习正念谈话是在一次抓药的时候,我完全陷在了谈话的内容当中,对心中的感受置之不顾。结束交谈之后,我感觉自己说了很多可有可无的废话,正念的觉知甚至没有出现。我决定在下一次的谈话中练习正念。这一次,我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理解自己说话的内容,觉知到心跟我说的每一句话同在,也就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当下这刻的状态,后来我发觉自己有点有力过度了,就是过于专注谈话,缩小了整体觉知的范围。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的练习,我要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正念禅修答疑(部分):1.持续地保持觉知,心会不会累?答:不用力,不专注地保持觉知,心不会累。2.放松具体是放松什么?答:放松是指让烦恼放松。3.不用力地禅修具体指什么?答:当用力的时候,身体会感受到紧张,这种紧张的状态并不利于禅修。4.当观察的对象较多时,是觉知观察对象还是觉知身心的感受?答:观察对象不重要,知道对它们的觉知就够了,觉知的心更重要.5.什么是正见?答:正见是正确的态度。是亲身体验获得的而不是靠二手资料得来的。当觉得迷惑的时候,持续地去禅修,智慧会升起,智慧会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6.有时候在坐禅的时候,感觉到那些想法不是我的,是自然产生的结果;身体感受也不是我的,是自然的结果;那"我"是谁?答:"我"是概念法,我的存在是自然法,身体也是自然法,自然法中没有"我",也没有"无我"。7.如何培养对禅修的兴趣?答:开放心灵,增加心的包容度,允许心对更多的未知,包括烦恼产生想要理解的兴趣。对于烦恼,如果不了解,是不能放下的。8.如何跟烦恼缠身的人相处?答:照顾好自己的心。也就是当与人相处时,保持自心的觉知,观察自心是否起烦恼?如果有,处理自己的问题.如果没有,那相处不是问题。9.禅修可以睁开眼睛吗?答:当然可以,如果只是闭眼禅修,我们一天当中禅修的时间是有限的.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都可以练习正念禅修,当眼识打开的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观察对象,可以更多地培养心的觉知。10.如何警觉在觉知中涉入烦恼?答:觉知时要保持正见,要对自己旧有的习性反应保持觉知。11.为什么禅修练习得很好,还是有烦恼?答:那是因为还智慧不够,也是因为没有受够烦恼的苦。12.如何精进地练习?答:佛陀说:不要放逸.佛陀没有说什么时候不要放逸,那就要一直这么做,一直不要放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3680

帖子

4万

积分

OCDCN驻站嘉宾

积分
4278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0: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