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

[复制链接]

4

主题

302

帖子

1687

积分

福至心灵

积分
1687
发表于 2007-7-23 0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挖塞,终于见到邓云天了,鼎鼎大名啊
与尔同销万古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0

帖子

0

积分

渐悟自然

积分
0
发表于 2007-7-23 16: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045

帖子

5万

积分

OCDCN驻站嘉宾

积分
59790
发表于 2007-10-29 1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之路

一、根本的世界
一切的根本是什么?还是得从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歇语说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歇语的意思我在前文《抛开“头颅”,回归自然〉中就阐述过,它是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原本就是佛,就是清净圆满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障碍、问题等,所以也根本用不着我们去追求成佛,只需要回归本来的我,也就是佛了。
而同样,我们的这个世界也是如此,原本就是和谐自然的,其实无所谓高与低、白与黑、好与坏、净与脏、生与死等等,因为这一切一切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而已。所谓的不同,只是我们人自己的心在分别他们。所以只要我们不再分别,那么一切也都回归本来,也就达到了佛说的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和谐之境。当然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是指没有干净与肮脏、生与死,而是说它们是一个整体,根本就用不着去区分。
其实这也就是哲学的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如果我们总是站在对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问题就会无穷无尽,而我们也将无穷无尽地去解决它。而实际上只要我们转个身,站在统一的角度,那么一切都是和谐而自然的整体,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万法归一,所有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把六祖惠能的歇语用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上,其实他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人心理的本来就是健康无碍,和谐自然的,根本就没有问题,所以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外部追求什么健康、治疗自己,而是回归本来的我,那么一切都好了。

二、根本的认识
我们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初始阶段都是一样的,都是纯真、自然与和谐的整体,就是一个佛,他和世界的一切都是和谐的。正因如此,所以我们时常都能看到一个婴孩他在专心致志地把玩自己的粪便。
但为什么后来我们却是千人千面呢?即便是面对同样的事物,却也可能是各有看法呢?那是因为虽然我们的本来一样,但我们却有不同的“父母”,当然我这里指的“父母”并不单指生育我们的父母,而还代表着一切大大小小习惯,传统和文化。他们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我们.比如看见我们在玩粪便了,“父母”必定会立刻制止,甚至会打我们,威胁我们,阻止我们继续玩下去。.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们就逐渐脱离了和谐自然,开始分别地认识我们本身和这个世界了。.同时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而我们也会在“父母”的教育下不断地去分别它们,产生对事物更多的不同看法和规则,从而蒙蔽了我们的本来,离我们的本来也就越来越远了.所以.你看有哪一个成年人还在把玩自己粪便呢?因为他已经完全懂得,粪便绝对是肮脏的!如果他还去把玩,那么别人必定会说他变态,而他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有病.
而我们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认识到了“粪便”上脏的,同时我们又在生活中不断地遇到粪便.你现在就可以想象一下,就比如你突然掉进了粪坑,你会怎么样呢?是不是必定会焦虑不安,恶心无比,想迫切地走出来呢?于是你便不顾一切地想爬出粪坑,但哪知道粪坑很滑,不但没有爬出去,反倒陷得更深。于是,这时你便开始责怪自己,恨自己.更是逼迫自己尽快地爬出去,但此刻你的心已经慌乱了,又怎么可能走得出去呢?于是便困在这里动弹不得.
而我们该如何摆脱呢?
2000年前的老子就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返朴归真。回到婴孩的本来状态,你也就走出来了,因为婴孩会把粪便当做他最心爱的玩具,一下子掉入这么多玩具之中,那是件多么开心的事情!你说会有什么问题呢?一切的原本就是和谐自然的。“粪坑”没有问题,我们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我们后来成长的过程中的学会的认识。
所以佛说万法唯心。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来源于我们后来的认识蒙蔽了我们和谐的本来所致.
而这就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根本认识。

三、根本之法
我们所有人的本来都是一样的,都是和谐自然的。那这个本来是什么呢?它就是老子说的道,它也就是佛说的佛。是一切成长和变化的根本和基础,是永恒不变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在这个本来上变化发展的。我们的心灵也就是在这个本来上,生出一、二、三,乃至无尽的认识来的。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的倾向性,西方的文明总是在朝着具体化、分化的方向努力,而我们东方的文明则是朝着整合、混沌的方向发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如西方的科学发展一样,总是某个什么科学家提出一个理论,然后呢,后人就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理论。而东方呢?当老子提出了他的思想和理论后,2000年来从来就没有变过,反倒是我们后人搞不清楚,而不断地向他学习。原因在那里呢?就在于思想的角度,西方总是从对立的角度来提出理论的,所以可以无限地分化下去,而我们东方则是从统一的角度提出的,从提出的那一刻就已经完善了。就拿我们“人”举例来说,按西方的思想可以得出这么一句话:人可以分为男人与女人。那么男人和女人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所以就可以无限地分化研究下去。而如果按我们东方的思想认识人,那么一下就整合了,认识到究竟了,从而没有再研究的必要,因为一切男人和女人都是人。
弗洛依德是一位伟大的先哲,他的精神分析被称为深层心理学,因为他第一次揭示我们人无法得知的潜意识秘密,让我们知道其实我们不是自己的主人,潜意识才是我们的主人。而他的弟子荣格比他走得更远,更深,让我们知道在个人的潜意识下面,还有人类共有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在主宰着我们;而西方认知心理学流派认为,我们人的痛苦则主要来源于我们事情时的不合理认识导致的,所以只要改变我们的认识,那么我们就会快乐起来.
虽然西方的心理学大师们都是潜心地寻求心灵的解脱之法。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文明的差异,所以他们的所寻求的方法,始终离我们人的本来太远太远,都是在本来后的发展变化中打转,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如此繁复,流派如此之多、解决之法如此之多的原因,因为他们本身都陷在了不断的对立分化中。
而我们的心灵其实就如一棵树一样,我们平常的认识、思考就是这棵树的树叶,而我们潜意识则是树干,而集体无意识呢?则是这棵树的树根。西方的心理学研究到这里也就认为研究到根本了,而实际上呢并非如此,因为树非树,树只是后来变化的产物,树的跟本,并不是掩埋在土下的树根,而是种子!我们现在的这棵树,是由种子演变而成的,只是随着树成长时间的流失,它已经慢慢变化和忘记了自己本来是棵种子而已。而这和我们人逐渐长大是一样的,越是成长,越是懂得多,越是忘记了我们婴孩的那种自然和谐的本来,离我们的本来越是遥远,从而迷失了自己,成为了“认识”或着说心的奴隶。
所以,要想走出困境的根本之法就是回归本来。
你还是你的主人!

四、回归之路
首先你得有根本的认识,此刻的你并不是原本的你,此刻的你是后来发展变化的另一个你,你现在所有的认识,都是后来学会的,你此刻的痛苦,也都是后来你学会的认识而导致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请你将本来与后来(此刻痛苦的你)分开,回到你的本来。
第二,既然此刻的你并不是原本和谐自然的你,那你认为此刻的痛苦是什么呢?是这个世界上真实的痛苦吗?不是,它只是你脑袋里想出来的痛苦。所以你还有必要在与这个自己想出来的,虚构的痛苦徘徊、斗争吗?。
没有必要,请你接受它,放开它,抛开它,根本就用不着去理会它,它只是一个梦而已,随便它来去。
第三,回到本来的你,你此刻就是自由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想做什么。如果想要幸福、快乐等那就直接去追求吧,就从现在开始行动。
第四,虽然回到本来的你已经自由了,但痛苦并非立刻就会远离你,因为种已成树,有太多难以割舍的回忆和过程,又怎么舍得回到渺小的种子呢?后来的你,虽然使你痛苦,但这个痛苦你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它还是会暂时保持它的惯性的。但没有关系,一如既往地做你本来的自己,知道那是后来的你就行了,不去管和理会后来的你,因为梦始终会醒的,用不着急,就当是看一部惊险、刺激和可笑的电影吧。
时间自然会让你重新做回自己的主人的。

痛苦是什么呢?痛苦是笑不能笑,哭不能哭。
表面的自由什么呢?表面的自由是该笑就笑,该哭就哭。
那根本的自由是什么呢?根本的自由是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骗子


从前,张三要离家去办点事,当他走到半路中时,就看见一个人从后面追过来对他说,不好了,你家失火了! 张三一听,失火了还得了,急忙往家赶。可是到家一看,哪里失火了?家还在那里好好的。
张三知道自己被骗,于是便继续赶路去办事,但没走多久,刚才那个骗他的人又来了,又开口说道:不好了有强盗进你家去了!张三说,你又在骗我吧,我才不相信呢!但那人却说这次我真的没骗你,我亲眼看到有几个强盗撬门进了你家里。张三想了一会,觉得那人还上在骗他,于是便不再离他。那人见张三不上当,反倒威胁地说,好吧,你不相信就算了,要是你家被偷光了,可不要怪我没有告诉你!
听那人这么一说,张三这下反倒有点慌了,心想万一如果他说的是真的呢?好,就再相信他一次,于是便又急忙赶回家一看,结果什么强盗?连个鬼影都没有。张三这下彻底地知道那人绝对是骗子了。于是便又上路去办事情,但同样还是走到半路,没想到那个骗子脸还真厚,又跑来对张三说,不好了,你家的母猪爬上树了。张三一听立刻就反口说道你家的母猪才上树了呢?不管那人再怎么说,张三就是不听,继续去办事情,办完后,回到家一看,还是天下太平,什么事情都没有。而后,那个骗子也再也没来骗张三,因为他知道张三是个聪明人,相信事实,而不会再相信他的谎言了。

从前,李四也要出门去办点事情,但当他走到半路的时候,他突然想到,我出门时好象没有锁门,于是便立刻赶回去,一看,原来门是锁好了的。
于是李四就又继续上路,但走到半路,他又突然想到,哎呀,不好,我虽然门锁好了,但好象厨房里的火还没有灭,于是又急忙地赶回去灭火,进厨房一看,原来火也是灭了的。
于是,李四便再一次上路,但哪知道走到半路,他突然又想到,家里的窗户好象没有关,强盗进去了可怎么办,于是便又只好赶回家,结果一看,窗户同样也是关好了的。
再于是,李四又再一次上路,但那晓得李四又再一次突然想到,猪圈的门好象没有关,要是猪跑出来爬上树可怎么办呀,虽然李四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他最后还是又回家了。结果猪圈的门是关得严严实实的。
如此反复,李四每次都是走到半途就打道回府,结果一天下来,什么正事都没办成,反倒累得个半死。

不知道看了张三和李四的故事,大家想到了什么?
其实,我之所以写这两个故事,是想告诉你,张三和李四都是遇到骗子了,只不过张三遇到的是外在的骗子,而李四遇到的是内心的骗子而已。
外在的骗子好识别,内心的骗子不好识别,那是因为谁都不会想到自己心也会骗自己。不过,虽然骗子有内外之分,但是他们的骗术却是没有分别的,首先就是吓你,让你害怕,担忧,然后你就只好跟着他转了。而实际上要打破骗子的骗术也很简单,就是以事实为准,看看事实到底是什么?就如张三一样,上了两次当,发现事实并不是骗子说的那样,所以就再也不相信他了,因为他是骗子,你还相信他干什么呢?
而实际上那个内心的骗子呢,就是我们的症状。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他骗了你这么久,到底那一件让你担忧、害怕的事情是真正发生了的呢?其实,你每一次的反复想、检查和确认什么的,都是事实在告诉你,他是骗子,他是骗子!难道你就真的那么笨,还没有发现他是骗子吗??
当然如果现在你知道他是骗子,还是继续相信他,我也无话可说!!
但我相信你还不至于那么笨吧!
云天强迫症心理研究咨询工作室 qq:344079831    1340715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045

帖子

5万

积分

OCDCN驻站嘉宾

积分
59790
发表于 2007-10-29 1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症状的根源

  症狀的根源

  强迫症的症状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比如反复地想天花板的灯会不会掉下来,反复思考怎么样说话才不得罪人,或反复地洗手等等等等。但是归根到底,患者朋友之所以这么反复的想和做,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里总是充满着担忧和害怕--担心灯会掉下来砸伤自己,担心自己说错话得罪人,担心手上有细菌会得病。所以才会为了避免这些担忧和害怕的事情发生而陷入思维里反复地思考,或者通过做出某种行为来达到消除担忧和害怕的目的.
  而担忧和害怕的本质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安全感的缺乏.
  当一个人内心缺乏安全的时候,他必定是疑神疑鬼的,总是会担心和恐惧某些不可控制的危险事情的发生.而寻求安全则是我们人本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就会通过某些方式来获得安全,于是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就如此产生.而产生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获得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感到自己的症状无法控制的原因,反倒越控制越控制不住,因为这种控制是在对抗我们人的本能,寻求安全的本能:谁愿意把自己放在悬崖边上呢?控制不去担心就意味着自己不但站在悬崖边上,并且还要自己逼自己跳下去.所以为了逃避危险,强迫的朋友就只好本能地更加变本加厉的去想,去思考或做出行为来缓解或者说挽救自己,逃离危险.
   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导致强迫的朋友这么的缺乏安全感呢?主要有两点:
   一、父母的问题
   通过对很多患有强迫的朋友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在早年的生活中,都有个严格甚至苛刻的父母.经常对他们进行过度的批判、教育、控制甚至是打骂,例如曾经有个患者朋友就像我介绍了他父亲对他的严格,比如老师分别两次对他的评价分数为:5分减和4分加,从我们现在来看,老师对他的这两次评价应该说一致的,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而已。而结果呢?他的父亲却无法容忍4分加,只要老师评价为4分加,那么他就会挨父亲的打骂,反之得5分减父亲则不会这么对他。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他的安全来源于哪里呢?就来源于父母对他的关爱,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到的不是父母包容的爱,而更多体会到来自父母威胁,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因为在孩子心中,他会觉得和自己这么亲近的父母都对自己不好,都会让自己体会到威胁,那么外人和外界岂不是更加不安全?
  而同时,上文父亲对孩子的这种片面而绝对的态度,也会让孩子学会片面单一,非黑即白,不知变通地看待问题和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的朋友在性格里都有些因循守旧,固执片面,缺乏灵活的原因。而这又使我想起另一个强迫的朋友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当他知道另一个人说要走出症状就得带着症状去生活,和我说的不管症状,同时去生活的话不一样就感到害怕这两句话有矛盾而焦虑不安。而实际上呢?这两句话完全是一个意思,带着症状去生活,就是不去管症状去生活,不去管症状就是带着它去生活。这两句话也正如5分减和4分加一样,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而已。而他之所以感到焦虑则是因为他已经学会单一和标准。任何和标准不一样的东西,他都会害怕出错,就如同害怕得了4分加父亲会打骂他一样。
  弗罗依德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患强迫症,那是来源于他在幼儿时期在学会控制自己粪便的排泄的过程中,父母过度的控制和惩罚而形成的肛门人格。可以想想如果父母为了控制一个婴儿的流尿和流粪,采取一些惩罚性的措施和严格控制,婴孩会体会到什么,对,就如上文一样,孩子他会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威胁,他会害怕和焦虑,缺乏安全感。而一个孩子为了获得安全,那么他要做的就是严格律己、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或过度爱整洁,而这些也正是肛门人格的特征,也是很多强迫的朋友共有的性格特征。而这些又使我想到了我的另一个咨询者朋友给我讲述他的幼年的经历,就是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在读幼儿园的几年间,由于觉得幼儿园的厕所脏,所以从来没有在幼儿园解过大便,即便是有强烈的便意,他也要强忍着回家之后在解。
  当然患有强迫的朋友的父母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严格的父母的。他们还有一部分人的父母可以说对他们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了。不过遗憾的是正如过度严格的父母会让孩子无法建立安全感一样,过度溺爱的父母也同样让孩子无法建立安全感。因为过度溺爱就意味着父母总是以对待婴儿的态度来对待已经不是婴儿,并逐渐长大的孩子,什么都替他包办了。也就是说溺爱型的父母最后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过是一个外表是成人,而内心是婴儿的畸形而已。所以这样的孩子,只要一离开父母,他就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容易失败,所以他做什么都总是会畏手畏脚、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总喜欢逃避。外界对他来说就是威胁,就是没有安全感。因为对一个婴儿来说,离开了父母他就只有等死,所以又怎么会有安全感呢?
  二、过去心理的创伤
  安全感的缺乏除了父母的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幼年时期我们所经历的一些非常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比如一位女性强迫症的朋友,她之所以出现强迫,则是因为她幼年的时候被成年人性骚扰过。所以从此之后一来对外界产生了不安全感,二来就总是害怕自己这个经历别别人知晓,而在这样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下,从而导致了强迫症的发生。  而再比如一个强迫的朋友,他创伤是什么呢?是在他很小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在他心目中一直很强大的,能保护他的父亲,被冤枉下狱了。所以他一下子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从而对外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全感。虽然最后父亲的确被证明是冤枉的,并恢复的正常生活,但那段时间所建立的对外界的不信任,却一直深埋心中,因为他始终害怕什么时候也许又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
 当然对心理上创伤的事件有很多很多,还比如父母的离婚等等都可以导致安全感的缺失。

  以上的两个方面,就是造成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因素.有过这些经历的人,他们的内心对外界始终没有安全的感觉,因此就会形成内向、敏感,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压抑,喜欢幻想、多思,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他们会以怀疑和悲观的态度来看待世界,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压力,总是会过度地担忧,常常深陷入于自我的思想里,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安全感的缺失并不一定就会患上强迫症。因为强迫症的核心除了担忧和害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抗和斗争。患者朋友们总会在内心里与自己做对,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什么什么想法,若是出现了就会拼了命地与这些念头斗争和对抗,压制这些念头的出现。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对抗的出现呢?
  这个原因就是弗罗依德提出的对性的压抑。
  青春期是强迫症发病的高峰期,很多强迫的朋友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病的。而之所以这一时期的发病率这么高,这和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有关。因为这一时期,我们人将正式地面对自己的性欲望和性行为。    
在我咨询的有强迫的朋友身上,他们很多人在青春期在面对手淫的问题上,都有过强烈的焦虑体验和思想包袱。更有部分的朋友,即便现在已经成人了,他们在咨询中都还要问我一个问题,就是手淫到底是不是不道德的,对身体有伤害吗?
  性是人本能,而手淫的行为则是缓解性冲动一种非常正常方式,只要不是过度手淫根本就不会伤害身体。但是由于传统和错误的性观念,比如性是肮脏的,不道德的,下流的和影响身体健康的等有些根深蒂固,所以当青春期的孩子在有了手淫的行为后就会立刻产生强烈的自责感和自卑感,害怕自己会受到什么惩罚,或者会影响身体健康,又或非常害怕别人发现自己手淫的行为。从而为了摆脱这些,他就又可能想完全控制自己不手淫,压抑自己性欲,但是性是人的本能,不可能完全控制,所以一但又有了手淫的行为后,就会更加的自责和控制,从而陷入了严重的自我对抗和自我挫败里,而这就是症状对抗和斗争的源头,其实症状的斗争和对抗不过是患者朋友自己与性本能对抗的象征或者说是长期对抗而形成的思维惯性的表现而已。

所以,强迫症状产生的根源有两点:安全感的缺失和对性的压抑。而这两点又会同时让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就是对自我的不认同和排斥,而这就是症状背后的核心。安全感的缺乏必定导致我们过度追求安全,很多强迫的朋友都觉得自己使追求完美的人,因为在他们心里,只有事事达到了万无一失,尽善尽美,才能让自己感到安全而塌实。但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完
美的事情,因此他们越追求反到越痛苦,受到的打击也就越多,从而就会让他们常常自责,排斥自己,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而对性的压抑同样如此的过程。




如何改善性格

  性格,是我们人的一种思维和行为的倾向性,症状的产生和我们的性格是有很大关系,所以改善我们的性格是走出强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咨询的过程中,有很多强迫的朋友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时常都问我,如何来改善自己的性格呢?  
  首先我会告诉他们,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而固定的结果,是你从小到大几十年来的习性,所以改善性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当然还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接受现在自己的性格,接受不是不改变,接受恰恰正是改变的基础,因为它代表着你真正地面对了真实的自己.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真正地,心平气和地、塌实地改变.
第二我会说,实际上我们改变症状的过程就是改变性格的过程,他们是同步的,因为症状的产生,实际上就是我们对生活态度的某种折射.例如你对症状的排斥,是不是就如同在生活中对自己也有些排斥呢;你渴望明天就发生奇迹,症状全都好了,就如同你在生活中,希望自己明天就有一步登天获得成功一样;你在反复地洗手,消除细菌,是不是就如同你在生活中事实都追求完美一样,排斥任何的瑕疵呢;你对症状好转的焦虑不安,是不是就如同你在生活中焦虑自己为什么还没有获得伟大的成就一样呢?
  而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来源于何呢?就来源于我们的性格倾向.正是性格的倾向所以才导致我们对生活的某些态度,从而导致生活问题的出现,又从而导致症状的产生.所以我们的性格,生活态度,和症状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他们之间有连锁的反应.因此反过来,我们接受症状,顺其自然,丢掉幻想,塌实地去为所当为,就能改变症状,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和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当然也就是在改变我们的性格特征,比如急噪,比如完美主义,比如爱幻想等等.
  我们在没有明白这个连锁的关系前,整个改变都是潜移默化的进行的,但我们明白之后呢?我觉得我们就应该更加重视和主动地对生活态度的培养.而这就来源于我们对生活要先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总的来说就是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就可以了,同时一定要明白任何事情都是一个过程,并且结果也并不会一定就如同你所想那样发生.因为世界的本质是变化的.你不可能左右世界,你只能顺应世界,与此同时作出一些努力,获得一些可能如你所愿的机会而已.
  当然还有一点也非常的重要,就是培养对生活的乐趣与兴趣,要学会享受生活,有强迫的朋友他们的生活有些是非常枯燥和乏味的,总是按步就搬,循规蹈矩地生活,他们内心里强烈渴求出人头地或成功的愿望和性格里的执着,往往使他们有很强大自律性,这甚至让他们常常都觉得休息,玩都是在浪费时间,只是一味地孤独奋斗等,而实际上呢?磨刀不误砍材功.适当的休息,玩耍等,都是在调节自己的内心,反倒更能促进我们的成功.所以我觉得强迫的朋友在生活中培养培养自己业余爱好,多结交一些朋友,特别是性格开朗的朋友,在业余时间里和他们多尽情地玩耍,交流都是对改善自己性格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三,我觉得能够改善我们性格的方法,就是明白我们性格和症状是怎么形成的.因为明白了这些,我们才知道我们自动就这么做,自动就这么想的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知道一切的前因后果,我们才可能醒悟和打破这种状态,这就是佛说的知道就是改变了.而性格和症状形成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以往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因为某些经历,而使我们形成了某些性格,而某些性格又导致我们对生活的某些态度,而某些态度又最终导致我们出现了某些症状。这个我在前文〈症状产生的原因〉里论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其实性格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不论外向还是内向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一个人的成功或快乐与否,不是来自于我们完全克服了自己的缺点,而是来自于我们把自己性格的优点发挥了出来。所以我们能做的,或者说正确的做法就是改善自己性格,而不是完全改变自己的性格。就拿执着来说,其实任何的成功都是离不开执着的,因为执着代表着坚持和毅力。而我们强迫的朋友很多都受了执着的苦。而实际上呢,并不是执着的本身害了你,只是你太执着和错误地把执着放在与症状的斗争中去了,所以你的问题是出在“太和错误”上,而不是执行本身上,但如果你就此把执着全部都改了,做什么都不坚持,不努力了,你说你可能走出症状吗?不可能!因为走出症状本身都是需要你的坚持和毅力,只是这个执着需要你把它放在正确的地方,同时客观地看待问题,放弃那个“太”字而已。
说到这里,我们改善性格的最重要一个态度和行为也浮现出来了,就是坚持,以一颗平常的心态,不急不躁地坚持到底就可,因为任何的变化都是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的。只要我们塌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总有一天成功的喜悦就会来到我们身边。



         
云天强迫症心理研究咨询工作室 qq:344079831    1340715854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045

帖子

5万

积分

OCDCN驻站嘉宾

积分
59790
发表于 2007-10-29 10: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所当为是属水的


  为所当为,就是去生活,去做自己本来就该做的事情去,大家都知道这是帮助我们走出强迫的良药.但是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一下的是,要想为所当为好,则还需要水的柔性,或者说得面对现实,在尊重和接受我们现实的状态下,尽量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非要逼迫自己不顾现实,一定要做到什么才罢休.
  例如有一个强迫的朋友,他在学习的时候,总有一些强迫的思维来打扰他的学习,影响他的效率,他以前的做法是,非要拼了命的不顾打扰,逼迫自己一定要学习到什么程度,结果把自己搞得更紧张,而如果做不到自己的要求,那他是则又会在那里自责任抱怨的.美其名曰说自己没有管症状,在努力地为所当为实践了,但实际上却同样是在专牛角尖,是在不顾现实地逼迫自己,这同样是在走不出强迫的.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接受强迫会对我们的效率有影响,我们学习是会慢一点,然后呢?在接受这个现实的基础上,尽力而为就行了,当然如果症状实在是厉害,没关系,别去拼命地学习了,休息一下,做做其他事情,待会儿再去学习也是可以的.
  又例如强迫洗手,你能放弃不洗,真正做到坦然地接受不洗后的焦虑,做自己的事情去当然是好的.但是呢,如果实在是做不到不洗,又洗了,也没有关系,同样接受自己,然后呢,笑一笑,抱着事情过了就过了的态度,不用去反思和自责什么的,又继续去做你的事情就行了. 
  其实这就好比我们发烧感冒了一样,我们肯定会头昏,全身发软,面对此景,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而不是不顾头昏和发软,逼迫自己非要如没有发烧一样去工作和生活.既然我们发烧了,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肯定容易累,那么休息一下也是非常正常的,休息好了,又继续做就行了.而没有必要自责或抱怨.本来就不舒服了,再来什么责怨,那不是自己又给我们自己加个不舒服的枷锁上去么?
  为所当为是属水的,水永远知道自己该往那里走,但是却不逼迫自己非走直线,而是有直走直,有弯转弯地继续前进而已.


  走出症状的阶段

  走出症状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由4个阶段组成的.以往没有这方面的论述,现在我将它描述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让大家明白自己走到哪里了,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第一个阶段我把它称作为走出症状的表面阶段.因为这个阶段里,困扰我们的是那些我们明确知道的,具体的某种强迫观念和行为,比如担心门没有锁好,反复检查、担心得病、反复地与某种意象对抗或穷思竭虑地思考某个无意义的问题等等。在这个阶段里,因为我们能明确地知道哪些是我们的症状,所以,只要我们正确理解的森田,并去实践,那么我们很快就能走出来。
  于是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走出症状的核心阶段。
  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努力,那些困扰我们很久的症状不是减轻了很多,就是已经消失。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心情会很高兴和轻松。但也正在这时候,另外一些问题说不定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脑袋里,例如:我这么做,是不是顺其自然啊?我们这么做是不是符合邓老师说的接纳和觉知啊?我这么做是不是无为啊?我以后好了,还会不会反复啊?等等,于是乎便又为这些问题而困惑。到最后,甚至还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误理解森田或者担心森田到底有没有用?
  这个阶段,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强迫阶段。之所以会陷入进去,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症状的核心和本质就是过度担心和害怕本身。森田的理论以前曾帮助我们走出了强迫症状,很多人把它看成是救命的稻草,所以就会过度执着于森田理论,从而又陷入担心自己没有按理论走的害怕中。而正由于我们把森田理论看成是救命稻草,所以反倒蒙蔽了我们的觉知,不会想到森田的理论也会让我们陷入强迫之中了。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就是强迫换了外在的包装而已,以前不过担心害怕门关没有,现在不过是担心害怕自己理解和走对森田没有而已。本质的担心害怕则是没有改变的。而走出来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不用根本不用去理会这些担心,因为你怎么做都是正确的,你和生活的动起来,你也就走出来了.
  第三个阶段:症状的反复阶段。
  其实症状的反复是一直都存在的,是走出强的过程中很正常的事情。前一二阶段中,也会有小的反复。解决的方法很简单:知道它正常,然后同样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而已。第三阶段的反复则是间隔时间长一点而已,比如好了半年或一年,突然可能又被某件事情所困,这也很正常,解决之法如前。只是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因为好转了很久,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执着于好,于是内心里就觉得不应该再出现不好了,因为有此想法,所以反倒又被困住。其实根本就不管自己还还是不好,统统不去理会什么,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也就对了,也就很快走出了反复。
  第四阶段:面对生活,改善性格。
  之所以出现强迫,和我们性格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建立坦然的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掌握合理地处理生活的能力。
  

  接纳症状就是接纳自己

  其实,所谓的症状,只是我们问题的表面现象,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我们在内心的深处对自我的否定、排斥和不认同造成的。
  例如一个口水强迫的朋友,他是怎么出现这样的症状的呢?那是因为他看到他不喜欢的人在他面前炫耀好吃的,而他呢居然流口水了,于是他觉得自己很丢脸,很没有骨气,于是便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结,从而导致自己对口水的厌恶,最后就形成了不知道自己是该吐口水,还是吞口水的。而这个结是如何形成的呢?很显然,是来源他对自己的排斥,他对自己流口水的行为感到羞耻。而实际上l流口水是我们的人对食物的本能反应,与我们的人际关系毫无关系的。
  又如一个学生,他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看书,总是会被自己余光看到的东西所困。而他又是怎么形成这个症状的呢?因为在他的心中总有个想法,就是自己一定要完全地,毫无杂念地集中注意力,绝对不能开小差。却不知道这个想法是根本不现实的,因为我们人是几乎不可能100%毫无杂念的。所以他便被自己原本正常的余光所困,讨厌和恨自己为什么这么意志不坚定。
  因此,我们想要走出强迫,不但要接纳症状,更重要地是要接纳真实的自己,不能想当然或者完美而苛刻地要求现实的自己去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情,更不能因此而责怪和讨厌自己。换句话说,就是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是两嘛事。我们想要达到理想中的自己,只有先接受了现实的自己,并在现实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去努力,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理想中自己。所以请接纳现实的自己吧,就从现在开始。
云天强迫症心理研究咨询工作室 qq:344079831    1340715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0

积分

渐悟自然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0-31 01: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hao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7

帖子

0

积分

渐悟自然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1-4 16: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045

帖子

5万

积分

OCDCN驻站嘉宾

积分
59790
发表于 2007-11-6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三句话是禅宗中著名的公案,源与于宋代吉州(江西)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它所描述的是佛教修行的三重境界.而实际上这三重境界也正是我们强迫症患者从被强迫所困到走出强迫的三个过程.

  第一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它本意是说我们平常人在生活中,由于只是用表面的眼睛看问题,所以往往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把事物的表象当真并执着于上面,因此就会陷入一个变换无常的、循环的痛苦境地.而这就好比我们被强迫症所困的情景一样,总是把内心的担忧或想法当真,要么不停地反复想,要么就是做出什么行为来缓解焦虑,或者干脆就与症状本身斗争,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无休止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第二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金刚经》云:“凡有所相皆虚妄。”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心去观察或体验事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以前所执着的全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它是一个梦,是镜花水月,我们去和这些虚幻的东西搏斗纠缠有什么用呢?不是只有永无止境地陷入一个深渊吗?所以《金刚经》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这就是直接说的见其本性或改变之法。
  佛教的具体修行方法有很多:禅定、观想等等。但总的来说,都是遵循着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法则。例如禅定的修止,打坐的时候首先是心里保持一个正念:例如净土宗的念咒语或密宗的观想,而对于心中出现的其它杂念和想法(无论杂念是好是坏,是乐是忧),皆是才采取一种无所谓或着说接纳的态度,既不排斥压制,也不理会喜欢,自己只是一心把注意力放在继续念咒或观想佛身就行了,那么那些杂念由于没有你主动的打扰,所以也就遵循了自然的法则,自然的出来而又自然的消失了,如此坚持下去就可以明心见性,同时也获得了的定力,而这一个过程,我们换另一句话,就是森田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去生活,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就如佛教修行的中的保持正念。而顺起自然,则是接纳症状的出现而不管症状,那么症状也就无所住了,也就自然的来而自然的去。久而久之,你也就体验到症状的确都是虚幻的东西,而不再执着于它,你也就走出了症状。


   第三句: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空的,没有什么生也没有什么灭,没有什么干净也没有什么肮脏,当然什么也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世界空的本质是恒常不变的。当然,这里的空,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的虚空,而是指和谐与自然,世界的本质是永恒地自然与和谐。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不但原本就没有什么强迫症,而且是一切问题都没有的.
《心经》又云:“空既是色,色即是空”意思是叫你打破二元认识,回归到一元.因为本质就是表面,表面就是本质。一切都是正常与和谐的,一切都是本质,本质和表面没有区别。也就是说,虽然你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走出了症状,但是可能你还没有彻底的解脱,因为你的心可能还有个最后的一个分别,就是执着于一个本质与表面的区别,还有个好与坏的觉察,换句话说,那是因为你还在觉知症状,还在远离某些东西。
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症状,觉知岂不多余?
那症状又是从而来?佛说,万法唯心,一切都是由心所造。所谓症状,最开始根本就不是什么症状,只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山山水水而已。是否发展成症状则取决于我们的面对的心态和行为。例如一个人在看书的时候,总是被自己的余光所烦恼,总是会被其他声音所打扰,通过见山不是山的第二步接受余光,接受杂音,发现症状全是虚无的,是自找的,从而走出了症状.但是内心留下了分别,知道什么好,什么是不好,以便后来再遇到问题的时候觉知.而实际上天下本无问题,何需觉知?这个人出现症状的根本是他在逼迫自己看书时不能分神,是对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排斥和否定.因此.修成正果或走出强迫的最后一步就是彻底的接纳自己和世界的一切,不再逼迫与妄为,你会发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而已,看书只是看书而已,一切皆正常,一切都是自然的过程,根本不是任何问题。
云天强迫症心理研究咨询工作室 qq:344079831    1340715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6

帖子

846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846
发表于 2007-11-25 16: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进步了,久病成良医啊!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045

帖子

5万

积分

OCDCN驻站嘉宾

积分
59790
发表于 2008-1-5 14: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对大家都有帮助
云天强迫症心理研究咨询工作室 qq:344079831    1340715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